某制帽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擁有3個工廠,占地總面積360畝,建筑總面積5萬平方米,制帽設備2000余臺,其中電腦繡花機100臺,擁有職工1500余人。公司主要設計生產棉、毛、麻、化纖、皮革等多種面料、多種款式的運動帽、工作帽、時裝帽、廣告帽等。產品多出口,主要銷往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及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該公司市場不斷拓展,與此同時,市場競爭壓力也日漸增大,為挖掘公司生產潛力,降低損耗,提高效率,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力,領導層決定通過精益生產管理咨詢進一步提高公司生產管理的精細化和標準化,通過精益生產培訓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技能。
通過深入調研,該公司在生產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1、生產布局混亂,現場雜物堆積,在制品積壓嚴重,現場物流不順暢,現場存在很多讓員工犯錯誤的死角。
2、計劃管理缺乏統籌管理,生產計劃缺乏權威性,計劃員多角色:業務員、跟單員、計劃員、采購員,信息的及時有效性差,產能、進度,計劃總體控制能力和細化不足
3、物流管理方面,供方選擇不充分,采購計劃不明確,到貨質量(交期和產品質量)不確保嚴重影響交期,庫房管理混亂,物料分類、編碼、標識不到位,剩料沒有及時處理。
4、技術和質量管理嚴重缺乏標準,比如采購標準、檢驗標準,標準細化不到位,工藝操作規程不能真正起到指導生產的作用。
精益生產解決措施
1、員工理念和技能提升。目前公司的員工大多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層次較低,員工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管理人員大多從生產一線成長起來,缺乏職業化的管理技能培訓。以上兩點是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尤其勞動密集型企業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培訓內容如下:
①優秀員工的職業理念;
②精益生產培訓;
③管理基本技能培訓(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等);
④團隊精神培訓等。
在此基礎上,精益生產小組還調整改善了生產線的布局,使產品流程更加順暢。
隨后,公司還推行“一個流生產”,通過培訓和實際效果轉變全體員工的生產理念,認識到產品流程積壓的危害,使生產流程中繡花工序的生產服從后工序縫紉工序的要求;強化拉動式計劃的實施和監督;繡花工序推行快速切換技術;優先補單安排;最終一個流生產得以順利推行,產品生產周期縮短明顯。隨之編制詳細實用的質量標準和生產工藝標準,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質量水平。
精益生產改善效果
通過精益生產改善,該公司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加深了員工與企業利益的維系,員工流失率大大降低,員工精益生產理念和技能水平素質均獲得提升。管理人員能夠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和工具,比如拉動式計劃、JIT生產方式,PDCA的管理方法和技術。
現場的規范流暢。通過精益生產現場改善的推行實施,在制品積壓減少50%,生產效率提高30%。生產流程中在制品的積壓量從項目開始前的800萬元壓縮到450萬元,革除了企業十多年來使用袋子和箱子作為周轉器具的習慣,同時可以有效解決個人記件和企業整體效益的矛盾。
“一個流生產”實施的成功,使生產流程中在制品的積壓量350萬元下降到170萬元,產品生產周期縮短40%。